Passive House Window

首页 >> 国家政策 >>河北省 >> 河北省地标《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263-2018发布
详细内容

河北省地标《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263-2018发布

河北省《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263-2018于2018年6月23日发布,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101.webp.jpg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  告

2018年 32号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发布《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公告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号为DB13(U)T263-2018)已经本机关审查并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现予发布,自2018年9月1日起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8年6月23日


2

1 总 则

1 总 则 

1.0.1 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改善公共建筑的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建筑能耗,结合河北省气候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高度50m以下的新建的被动式低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

1.0.3 被动式低能耗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河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和符号

2 术语和符号

2.0.1  被动式低能耗公共建筑 passive low- energy public building

被动式低能耗公共建筑是指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满足室内环境质量的条件下,通过大幅度提升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利用高效新风热回收和能源供应技术,使建筑能耗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公共建筑。

2.0.2  年采暖需求 heating demand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

2.0.3  年制冷需求 heating demand

在当地气候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设计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空调期内消耗的需由室内空调设备供给的冷量。

2.0.4  被动区域 passive zone

室内环境达到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要求的区域

2.0.5  建筑气密性 airtightness

建筑的气体渗漏率。

2.0.6  建筑气密层 airtightness laver

无缝隙的可阻止气体渗漏的围护层。


3

3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3  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

3.0.1 室内环境设计计算参数应按照现行相关规范的规定取值,并符合表3.0.1的规定。

102.jpg


3.0.2建筑气密性应符合以下要求:

1020.webp.jpg

式中,n50-在室内外压差50Pa的条件下,每小时换气次数。

3.0.3 河北省主要城市采暖与制冷需求计算的起止日期,应按表3.0.3采用。室外全年逐时计算温度、太阳辐射照度见《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2015》附录G、H。


103.webp.jpg

4

4 建筑能耗指标及计算

4 建筑能耗指标及计算 

4.1 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制冷需求,应符合表4.1.1的规定。

104.webp.jpg

注:河北省内除围场、丰宁、隆化、沽源、康保、张北、尚义、赤城、崇礼、蔚县等10个县为严寒地区外,其余地区为寒冷地区。气候分区的划分与《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81-2016相同。

4.1.2 单位建筑面积的年采暖需求Qh,应按《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2015第6.3节的计算方法确定。

4.1.3 单位建筑面积的年制冷需求Qc,应按《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3(J)T177-2015第6.5节的计算方法确定。

4.1.4 应设置带有高效热回收装置的通风系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风量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通风电力需求不大于0.45Whm3


5

5 建筑热工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 一般规定

5.1.1 建筑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充分利用场地自然资源条件,合理确定建筑朝向,使其冬季能获得充足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过渡季能有效利用自然通风。结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降低建筑的用能需求。

5.1.2 建筑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单体的平面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同时,应考虑热环境的合理分区,合理确定能源设备机房的位置,缩短能源供应输送距离。

5.1.3 建筑选材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优先选用资源消耗少、对环境影响小的材料。

5.1.4 建筑体形宜规整紧凑,避免过多的回凸变化。

5.2 建筑设计

5.2 建筑设计 

5.2.1 建筑体形系数不应大于0.4。

5.2.2 应合理确定建筑被动区域,明确气密层位置。

5.2.3 建筑的气密层,应连续完整的包绕整个被动区域


5.3 外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5.3 外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5.3.1 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非透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0.15W(m2·K):不直接接触室外空气的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不含门)的传热系数不应大于0.3W(m2·K)

5.3.2 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应按平均传热系数计算:

105.webp.jpg

式中

Km-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1

K1、K2...、Kn一不同构造部分的传热系数,应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计算,


W/(m2·K):

F1、F2、...Fn-不同构造部分的面积,m2

5.3.3 透明围护结构的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玻璃的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K≤0.8W(m2·K)   (5.3.3-1)

2 玻璃的太阳能总透射比应符合下列规定:g≥0.35     (5.3.3-2)

3 玻璃的选择性系数,宜符合下列规定:

LSG= lv/g≥1.25     (5.3.3-3)

式中:g一透明材料的太阳能总透射比;

LSG一透明材料的选择性系数;

lv一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

5.3.4外门窗的框材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K≤1.3W/(m2·K)    (5.3.4)

5.3.5外门窗的玻璃间隔条应符合下列规定:

∑(d*X)≤0.007W/K

式中:d一玻间隔条材料的厚度,m;

X一玻璃间隔条材料的导热系数,W/(m·K)

5.3.6 外门窗的传热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K≤1.0W/(m2·K)   (5.3.6)

5.3.7外门窗应具有良好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性能。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其气密性等级不应低8级、水密性等级不应低于6级、抗风压性能等级不应低于9级。

5.4 无热桥设计

5.4 无热桥设计  

5.4.1 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时,应进行无热桥设计。

5,4.2 外墙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外墙保温宜采用单层保温、锁扣连接;当采用双层保温时,应采用错缝粘接,避兔保温材料间出现通缝;

2 墙角处宜采用成型保温构件;

3 保温层应采用断热桥栓固定;

4 不宜在外墙上固定导轨、龙骨、支架等可能导致热桥的部件:必须固定时,应采取有效隔断热桥措施;

5 外墙外保温系统中的穿透构件与保温层之间的接缝,应采取有效密封措施。

5.4.4 屋面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屋面保温层应与外墙的保温层连续,不得出现结构性热桥;

2 屋面保温层靠近室外一侧应设置防水层,防水层应延续到女儿墙顶部盖板内,使保温层得到可靠防护;屋面结构层上,保温层下应设置隔汽层;

3 对女儿墙等突出屋面的结构体,其保温层应与屋面、墙面保温层连续,且不应削弱;

4 管道穿屋面部位应采取措施防止结露。

5.4.5 地下室和地面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与地上部分保温层连续,并应采用防水性能好的保温材料;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应延伸至冻土层以下,或完全包裏住地下结构部分;地下室外墙外侧保温层内部和外部应分别设置一道防水层,防水层均应延伸至室外地面500mm以上

2 贯通被动区与非被动区的结构构件应采取防热桥措施;

3 无地下室时,外墙外侧保温层应延伸至冻土层以下。

5.4.6 外窗无热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窗窗框与外墙俣温连接处应采取防热桥措施,外窗与结构墙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耐久性良好的密封材料密封严密,室内一側使用防水隔汽膜,室外一侧使用防水透汽膜:膜材的性能要求见附录A 2外窗外側宜设置金属窗台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窗台板的材料性能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表A.0.3的规定;

2)窗台板与窗框之间应有结构性连接,并采用密封材料密封

3)窗台板应设有滴水线;

4)窗台板和窗框的接缝与保温层之间,应采用预压膨胀密封带密封。密封带粘胶一侧应粘贴在窗台板和窗框上。

5.4.7 悬挑构件可采用板与主体结构断开的设计,板靠挑梁支撑,保温材料应将挑梁和其主体结构整体包裹,避免热桥。

5.4.8 当采用金属构件作为外墙设施的连接件时,金属构件与基墙的连接处采取防热桥处理措施。


5.5 遮阳设计

5.5 遮阳设计 

5.5.1 外窗宜设置遮阳设施;设置外遮阳不应出现结构性热桥。

5.5.2 遮阳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南向外窗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或水平固定外遮阳的方式。水平固定外遮阳挑出长度应满足夏季太阳不直接照射到室内,且不影响冬季日照的要求;

2 东向和西向外窗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或可调中置遮阳设施。

3 可调节外遮阳和外商的间距宜大于100mm,以免外商玻璃被加热。当设置中置遮阳时,应尽量增加遮阳百叶及其相关附件与外窗玻璃之间的距离。


5.6 冷凝防潮、隔热、隔音设计

5.6 冷凝防潮、隔热、隔音设计 

5.6.1 外围护结构内部,严禁出现结露、发霉现象。

5.6.2 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不同材料交接处宜设置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对于木结构、轻型钢结构和将保温材料设置在中间部位的外围护结构,宜在靠近室内一侧设置防水隔汽膜。膜的性能指标应符合附录A表A.0.1、A.0.2的规定。

5.6.3 应对屋面、外墙、不采暖地下室顶板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規范》GB 50176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冷凝受潮计算,包括外围护结构的内部结露计算、内表面结露计算和内表面温度计算。

1当在非透明外围护结构保温层的靠近室内一側设置了防水隔汽层时,可不进行内部结露验算。


PASSIVE HOUSE WINDOW SYSTEM
德国PURAL被动窗系统

北京伍迪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Copyright 2017-2020京ICP备17021465号-1

扫码关注公众号

客服中心
联系方式
010-83495205
---------------
18518457531
- 客服
新浪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信
技术支持: 北京千真市场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 管理登录
seo seo